作者:徐帆
一个智慧深邃,献身于事业意志坚毅的女子,以毕生精力在荒漠无人的土地默默耕耘,
寻迹人类历史文化宝库-地画之谜解开的钥匙,却被视作神经病者以嘲笑。
纳斯卡Nazca位于秘鲁南部伊卡省,距利马423公里,省会伊卡120公里,古代文化遗址在城区的北面。纳斯卡文化存在于大约公元前500年间,以制作陶器彩绘色泽艳丽和造型古朴为特点,在绘画着色上使用11种颜色,多用红为底色黑色线条勾画轮廓,以人物、飞鸟、走兽、海洋动物为主。纳斯卡文化属于秘鲁早期第一代文化,与内陆的恰宾文化chvin de huanta,沿海地区的莫奇文化moche,维古斯文化vicus为同一时代。
地画遗址在450平方公里的平原干旱碎石旷野范围中分布着,画面呈现蜘蛛、蜥蜴、鱼类、秃鹰、猴子等动物图案。考古研究发现它是由人工在地面挖掘沟坡构成,大约宽40公分直线延伸、数百米或几公里,因为图形甚大在地面上无法看到,只有在高处瞭望台(观看局部),空中300米以上才能看到完整的图形。地画是偶然被发现的,1939年美国纽约长岛考古学家,保罗·科索克博士 Paul Kosok 乘飞机在该地区考古意外看到的,成为当时轰动世界的新闻,随之后来的考古学者、新闻撰稿人、旅行家们却没有人能对地画构成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至有些人包括所谓学者名人,当在公众面前无法作出信服结论时便随意妄断把地画和外星人联系起来。
玛丽亚·瑞奇小姐Maria Reiche德国人,1932年在德国驻秘鲁使馆学校教数学。1939年间协助科索克博士,在纳斯卡做测量和计算工作。由于对地画浓厚兴趣对事业的追求精神,1946年她放弃了教学舒适的工作,只身自费赴纳斯卡住进农舍实地研究。在纳斯卡空旷荒野之中会看到一个文弱女子每天拿着丈量尺一步步行进,同时还用扫把等工具清扫与修复被损坏的线条,当地有一些人不理解她的工作甚至讥笑认为有神经病。她用数年时间完成了纳斯卡地画的所有测量数据及绘制了每一幅画的几何图形。同时还详尽研究了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水文地质地貌等,终于解开了地画之谜,向世界逐一介绍这一伟大古代奇迹。
远古时期纳斯卡曾经有过水,从空中可以看到河道冲刷的痕迹,后来由于气候变化河水断流土地干旱。古代印第安人制做这些线条组成的许多壮观的画面,是向天神祭祀和求得水雨。当时农耕社会对气候、天文有相当经验积累,地画也用于星相、日历观测定位。从出土文物陶器上绘画的动物,可以看到与纳斯卡地画非常相似。
玛丽亚用学术论文、著作稿酬,雇用工人、警卫人员,维护和防止地画被破坏,因为有人取土挖沙,有汽车闯入。她在纳斯卡辛勤工作近50年,秘鲁政府授予她“人文科学者的荣誉称号和大十字勋章”。玛丽亚1998年去世享年95岁,终身未嫁也无子女,葬于居住的农舍庭院中。经常放有鲜花的墓志铭镌刻着:“纳斯卡之女,玛丽亚·瑞奇(1903—1998)”。农舍她的住处也是工作室,现在是博物馆里面有一座与她身材比例相同的蜡像,玛丽亚还活着她正在继续工作。
纳斯卡看地画有小型飞机服务,小飞机容纳人少飞行灵活,但不够稳定,因地面气流上升会有颠簸。身体不适易乘机者,可在地面高架瞭望塔上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