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游客眼中的秘鲁
作者:猫眼
(一)抵达利马,初尝美食
步出利马机场,赫然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巨大的云烟广告牌,这可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奇。云南烟草公司选择秘鲁市场显示了超常的勇气。我们在秘鲁旅行12天,只看到三,四个人抽烟,而且都是外国游客。
秘鲁人喜欢嚼古柯(Coca)叶子。古柯叶子,古柯茶,古柯糖,古柯啤酒在秘鲁到处有售。古柯叶子是制作可卡因的原料,未经任何加工的古柯叶子中可卡因的成分非常低。嚼古柯叶子,喝古柯茶不能算是使用毒品。我们在秘鲁期间几乎每天都喝古柯茶,据说古柯茶有助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以后还有专文讲述这一问题)。已故台湾作家三毛在她的《秘鲁纪行》中也多次提到喝古柯茶的情形。古柯叶子于秘鲁人,就像茶叶对我们中国人,是生活中万万不能缺少的一个基本要素。中国云烟要想在秘鲁和古柯叶子一争高低,恐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呢。
古柯茶,在美国就算毒品了。
利马的天空是阴沉沉的,与南加州的灿烂阳光形成鲜明的对照。据当地导游讲,利马的冬天每天如此阴沉,但就是不下雨。虽然是冬天,但气温并不低,一件薄毛衣即可。
第一天下午是自由活动。我们信步迈进了酒店附近的一家食品超市。与美国的超市没有太大的区别,超市里干净整洁。唯一的有趣现象是店里柠檬汁是现榨现卖的。我们买了一瓶,花了8个索尔,大概合2.5美金,味道果然不同。
秘鲁是一个以美食著称的国度,品尝当地佳肴自然也成了我们这趟旅行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顿晚餐我们就迫不急待的点了秘鲁的传统名菜Civiche (mixed see food),果然名不虚传,味道鲜美无比。利马靠海,在这里吃海鲜绝对没错。秘鲁是玉米和土豆的故乡,据说光土豆就有四千多种。这里的玉米长得就像当地的印第安人,短小而魁梧,玉米粒大如人的拇指,但没有美国甜玉米那么甜。秘鲁人几乎餐餐都离不开玉米和土豆,但他们每餐的土豆也只有小小的二片,不像美国,一上来就是一整个的比鸡大腿还大的Baked Potato。秘鲁人烹饪大多用新鲜的原料和佐料,辅有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在以后的12天里,我们餐餐都是大享口福,没有一顿不是美味,这也许和猫眼嘴馋有关,凡到了嘴里的都是美味。一顿晚餐,两瓶啤酒,我们用掉了100索尔,合38美金,秘鲁美食不能算贵,可也不能算便宜。看一个文化要先从口入,一个盛产美食的文化一定是一个非常有嚼头的文化。
第二天上午还是自由活动,我们漫步到了一个街心公园。公园的一侧是教堂,其他三面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店铺。公园虽不大,但有点闹中取静的感觉,许多人在此静坐,休息,看报。公园里还有许多擦皮鞋的。正在东张西望间,忽然看到有猫咪在花丛中穿行,原来这里生活着一群流浪猫,数了一下大概有10几只,个个膘肥体壮,大树下还有人类为猫咪提供的水和食物。公园里的人们似乎对猫的存在很宽容,猫咪们也不去打扰人类,井水不犯河水,人猫共享一片安详,好一个和谐社会。秘鲁人如此善待动物,一定是非常善良的人民。
离开了公园里的猫咪们,我们来到了一家百货公司。匆匆转了一圈,看到的是休闲服装全部是美国的品牌,精品服装有法国和意大利的,电器大部分是日本和韩国的。下午我们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city tour. 走马观花的看了两个教堂和城市广场。导游小姐Rosa得知我是中国人,风趣地说:“我全身上下除了脚上的鞋子,全都是中国制造”。联想到上午在百货公司里没有看到一个中国牌子,不禁一声叹息。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制造自己的名牌而行销全球?希望这一天为期不远了。
云烟,祝你在秘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二)导游鲁西,女中豪杰
秘鲁按地里环境主要分三个地区: 西部的沿海地区,中部的山地高原地区和东部的热带雨林,秘鲁的风俗文化也因这三个截然不同的自然区域而迥异。在利马做了短暂的停留后,我们便飞往东部的丛林小镇 Puerto Maldanado。从那里再乘船进入位于丛林深处的一处丛林度假村(Jungle Resort).
秘鲁的热带雨林位于亚马逊平原南部,这里的河流最终都流入亚马逊。从飞机上看去,热带雨无边无际,莽莽苍苍,之大,之聊阔令人震撼。一条叫不出名的河流在丛林中如巨蟒般穿行。这就是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地球的制氧机,我们地球人的生存就仰仗她了。秘鲁,请好好照看好这片丛林,我代表中国人民谢谢你啦。
一下飞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天空格外的蓝,树木格外的绿,空气格外的清新。机场外来接我们的Transporter 已经在等着我们了。秘鲁有二种导游,一种是持有执照的真正的导游,他们外语说的很流利,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有一种外语水平较低,仅能做基本的交流,负责在机场车站接送游客。一番周折,我们终于在乘船的码头上见到了我们的丛林女导游鲁西。
鲁西具有典型的当地人的外貌,肤色较深,身材短小而结实。我说当地人是指没有西班牙血统的Native. 不叫他们土著,是因为觉得“土著”不够尊重有着辉煌灿烂文化的natives. 和我们乘同一条船进入丛林的还有十几个德国人,三个加拿大人和四个个英国人。我们的行李全部要从岸边运到船上。鲁西豪不含糊,拿起我们的一件行李,往肩膀上一扛,转身就奔那几十级台阶而去。在美国做惯了小女人,我哪里见过这阵势,连忙呼唤老公,快去帮忙鲁西!老公把行李从鲁西的肩膀换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结果鲁西又提起了其他客人的行李,和其他几个导游及搬运工一起把行李一一扛到了船上。那些欧洲和加拿大来的游客无动于衷的看着鲁西搬运着他们的行李。我和老公的行李都是老公一人扛上船的。上得船来,我对鲁西竖起大拇指说:你好棒!鲁西把她的手臂伸到我的旁边做比较,鲁西的一个胳膊顶我的两个,还有什么好说的,咱是脑力劳动者,只能以此来安慰自己了。
我们的营地是一个叫的Carto Malets的。圣经里的伊甸园可能也不过如此吧:树上挂着各种个样的热带水果,园子里开满了鲜花,花上盘旋着蜂鸟和蝴蝶,艳丽的鹦鹉在树顶闭目养神,空气中弥漫着甜蜜和芬芳。我实在找不出恰当的词句来形容这里的美丽和清新。
吃过午饭,稍做休息,我们便在鲁西的带领下向丛林进发。鲁西的装备很简单,一只望远镜,一把大砍刀。鲁西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她对丛林的知识和了解让我们惊叹。通过鲁西的实地讲解,我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丛林法则,那就是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啊。一棵树,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去吃另一棵树,一个生命,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去毁灭另一个生命,丛林里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谋杀。我不喜欢丛林的残酷,但还是为她的美丽和神秘所折服。我最喜欢的植物是一种长在树上的兰花,不仅因其优雅美丽,还因为她不是寄生植物,她的根是裸露的,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存,而不去吸食和绞杀他人。在鲁西的引导下,我和老公每人吃了一只味道像胡萝卜的蚂蚁。
第二天,在鲁西的带领下,我们去了一个小岛,看到了许多野生的猴子。然后又乘小船游览了密林深处的一个湖,船工自然还是鲁西。我们在湖上游荡了大约2小时,鲁西一边摇桨,一边向我们介绍湖中的各种动植物。看不够的美景和各种野生水鸟,野生动物。自然和生命的力量在这里被放大到了极限。鲁西说,只需一百年,这个美丽的湖就会被丛林所覆盖。
秘鲁的蝴蝶也是世界闻名的,秘鲁有蝴蝶种类3700 多种,为世界之最。我们自然也看到不少翩翩飞舞的彩蝶,赤橙黄绿,青蓝紫白,堪与百花争艳:
在丛林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道别的时刻。临别的早上,鲁西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一道特殊的早餐,说特殊,是因为只有我和老公享受了这一特级待遇,算是鲁西对老公帮忙扛行李的回报。这就是被当地居民视为最高级的丛林美味,上等佳肴,英文叫Grub Worm, 白白胖胖的家伙。鲁西说It tastes just like milk (味道就像牛奶)。 舍得一身寡,敢把皇帝拉下马,何况一只区区小虫。抱着一定要把美食品尝到底的决心,我和老公分享了这道丛林美味,正如鲁西所言,taste just like milk!
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鲁西和丛林。因为鲁西,秘鲁的热带雨林变得更加神秘而美丽。
(三) 高原反应,求医入院
位于安地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海拔3500米,库斯科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来秘鲁旅行的人必到此一游。
凡是到了库斯科的人,都要接受高原反应的挑战。当年作家三毛来到这里,也是备受折磨。我多年前曾经到过西藏,除了爬楼梯气喘外,没有其他症状,西藏海拔4000多米,比库斯科还高了500多米,所以我没有把库斯科当回事,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此乃一大错误。
我们的酒店客房在4楼,没有电梯。提着手提行李来到房间,二人已经是气喘吁吁,两腿发软。半小时后,老公开始感到不适,头痛,发烧,浑身发抖,一头载在床上,就起不来了。在利马时被告知喝古柯茶有助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我们一路走来几乎天天都在喝。让服务生送了两杯茶来,嘱老公喝下,下楼在酒店的餐厅里独自用了晚餐,带了一份给老公,回到房间里,一阵头痛突然袭来,老公更是豪无胃口,于是早早就寝。在库斯科的第一夜,是在头痛和无眠中度过的。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问老公感觉可好,说是比昨晚要好一点,于是下楼吃早餐,并商定今天的第一件事是要买氧气袋。来到一楼的餐厅,老公又不行了。找到前台,经验丰富的酒店前台看了老公一眼,马上拖来一氧气瓶,让老公吸氧,并建议我们去医院就医。吸了十分钟的氧气,又喝了两杯古柯茶,我们步行来到一个距酒店只有半条街的诊所。挂号要60索尔,相当于25美金不到。等了大概10多分钟,我们被护士带到一间诊室,不一会,医生就来了,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很快就作了诊断,高原反应,High Altitude Sickness. 治疗方案有二:吃药,见效比较慢,但便宜;入高压舱,直接给氧,见效快,但价钱贵,要250美金。医生建议后者。旅行指南上说,如果高原反应在24小时内无好转,就要考虑撤离,而我们这次秘鲁之行的最最主要的项目马丘比丘还没看到,于是马上答应医生的建议。医生说治疗费用可以回美国后找医疗保险报销,他负责致电Blue Cross 报案,只要有他出具的报告,应该不成问题。
鲁道夫医生有 1/4 的日本血统,鲁医生亲自开着他的宝马车带着我们和一位护士来到医院,入舱之前给老公作了身体氧气含量的检测,只有81,正常值应该是97以上。医生说很多人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动弹不得了,老公还能自己步行到诊所,应该也算是条硬汉子了。高原反应因人而易,与人的体质无关。医生曾经有个病人来自法国,是奥林匹克运动员,其高山反应如此剧烈,就医时已经神志不清,氧气含量只有40几,他拒不相信自己有着如此矫健的体魄,会有高原反应,非说有人在他的饮料里下了毒。鉴于他已经有生命危险了,医生不得不连夜紧急把他送回利马。老公平时最不喜欢看医生,这次没费一点口舌,主动就医,也是因为自己的一个表妹参与拍摄马丘比丘的记录片,就是因高原反应没有及时就医,客死在库斯科的。
老公在高压舱里躺了二个小时,出来后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与昨晚判若两人。听说Michel Jackson (麦克尔,杰克逊)生前经常接受这样的给氧治疗,以永葆青春。医生说这样的一次治疗在美国至少要几千美金。医生给老公开了一些药片,只要23索尔,9美金不到。在秘鲁看病,便宜。能在库斯科看医生,体验一下秘鲁的医疗系统,给我们的旅行增添了一个意外的花絮。我们的感觉是秘鲁的医院整洁有序,很有效率,医生称职尽责,态度友好。
猫眼在此提醒出国旅行的村民最好要带着自己的医疗保险卡,因为许多情况下在国外就医,是可以回美国报销的,有了保险卡,有助当地医生向你的保险公司报案。而到库斯科这样的高原地区旅行,出门前最好找医生咨询,开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片,提前1-2星期开始服用。我们遇到一对来自马来西亚的夫妇,他们按此行事,在库斯科安然无恙。
从医院回到酒店,马上要求把我们的房间从四楼换到一楼,前台二话没说就给换了。
(四)印加帝国,扑朔迷离
数千年世界文明,最不令人可思议的事件应该是印加帝国的灭亡,或者说是西班牙殖民者在秘鲁的胜利。仅仅用了168条枪,西班牙人就推翻了曾经不可一世,雄霸一方的印加王朝。这一切都要归公于西班牙人的运气和残忍,以及印加人的善良。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开始了对南美的探险和征服。当他们抵达印加帝国的时候,也带来了一场瘟疫。印加人对天花没有任何的抵抗力,成千上万的印加人死于瘟疫,包括老皇帝和他的法定继承人。于是争夺王位的战争在老皇帝的另外两个儿子之间展开,他们无暇顾及已经到达秘鲁的西班牙人。二人在1532年终于决出了胜负,新皇帝兴高采烈的前往库斯科登基,就在去往库斯科的路上,一支由168命名西班牙士兵组成的小部队,成功的伏击了印加皇帝和他的7000御林军,将印加皇帝活捉。西班牙人指着一个房间说,把这间屋子一次用黄金填满,二次用白银填满,我们就释放你们的皇帝。于是印加人交出6.6吨黄金和13吨白银,用今天(2011年7月29日)的黄金和白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屋子的黄金,两屋子的白银,价值3.66亿美元,而这只是掠夺的开始。善良的印加人以为西班牙人得到这些这些黄金白银之后就会离去,但他们没有离去,他们无情的杀害了印加皇帝,又在皇帝的宫殿和庙宇之上修建教堂。一个民族在疯狂的掠夺了另一个民族的物质财富之后,还要去强奸他们的精神,还有比这更无耻的吗?所以我不喜欢那些建在印加宫殿和庙宇之上的教堂,也不想花费笔墨去描述它们。
欣喜若狂的西班牙人修建了利马这个港口,把一船又一船的黄金和白银运往西班牙。印加皇宫和庙宇中都有大量的黄金白银装饰,但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一处处断壁残垣,一堆堆裸露的巨石,黄金白银早就被西班牙人席卷而去,被溶化成金砖银砖,运回欧洲。我想到了北京的圆明园和故宫里那些增经镏金的大水缸。。。。。。在秘鲁期间我有很多的时刻是很愤怒的。
库斯科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也是印加文化中心。古印加人认为库斯科是地球的肚脐,宇宙的中心。库斯科城市不大,但来此猎奇的外国游客遍地都是,有像我们一样到处溜达的散客,也有一车车的载满游客的大巴在狭窄的街道上穿行。与利马相比,库斯科干净整洁,而且阳光灿烂。库斯科周围有许多印加遗址,大都是巨大的石头建筑。印加人是伟大的石匠,在没有任何金属工具的情况下,他们能把石头打磨得如此细腻,美丽,令人称绝。从采石,到搬运,再到切割,这些石头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古印加社会有三个阶层:皇帝及皇亲国戚,祭祀和农民。古印加没有奴隶和商人,完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有的农民从政府那里分得一份土地,每个男丁每年要在农闲期服役三个月。是不是有点社会主义的味道?
因为印加没有文字,再加上有形的文物被殖民者抢劫一空,研究印加文化就成了世界学术界的一大难题。如今,研究印加文化和历史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秘鲁有许多令人无法解释的巨大的人文景观,只有乘飞机在空中才能识别得出来,所以有许多人认为这些都是外星人所为,甚至有人认为外星人曾经在秘鲁采矿。秘鲁有太多的未解之谜等着人类去破解。
(五)玛丘比丘,最后的召唤
今天的秘鲁人,最需要感谢的,应该是美国探险家和寻宝家海瑞姆(Hiram Bingham)。海瑞姆100年前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在秘鲁的深山老林里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城堡,并为其著书立传,使其名扬天下,跻身世界新七大奇迹之列,世界各地游客趋之若鹜。
追寻着三毛的足迹,我们从库斯科驱车1.5 小时到欧兰特坦布(Ollantaytambo),再乘2小时的火车,就到了玛丘比丘山脚下的小镇埃古阿斯凯利恩忒(Aguas Cilentes)。这个小镇,完全为了游客沿着铁路而建,铁路两侧布满了餐厅和旅馆,价格非常之高。来玛丘比丘的游客,可以在小镇过夜,也可乘早班车来,乘晚班车回。小镇之小,不需任何交通工具,步行就可以逛遍全城。
从山脚到山顶的玛丘比丘,还要乘20分钟的汽车。这里山峰险峻,青翠欲滴,兼雄浑和秀丽于一身。建在万丈高山之巅,玛丘比丘更像是一座空中的城堡。当我们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那种震撼人心的美,令人窒息。几天来在库斯科经受高原反应的折磨,为了她,值得。难怪当年三毛为了一睹她神秘的风采,在库斯科苦等了18天,返途中又因山洪暴发而险些不归,仍然无怨无悔。
游客最常问的问题是印加人为什么要建这座城堡?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建?印加人最后又为何弃城而去?没有文字记载,史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猜测。最新的说法是,这里是印加圣地,所以印加皇帝在此修建夏宫,由于西班牙人的入侵和大量人口死于西班牙人带来天花,这个地方渐渐被人遗忘,被丛林覆盖,直到1911年被美国人海瑞姆发现。印加人视这里为圣地,是因为这里山峰轮廓宛若一位印加人的侧面像。
秘鲁人除了感激美国人,还有一个疑问。据我们的导游鲁宾讲,印加的宫殿里都有大量金银装饰,继海瑞姆之后,在玛丘比丘周围也有发现黄金饰品。西班牙人当年并不知道玛丘比丘的存在,因此玛丘比丘没有遭遇浩劫。海瑞姆当年从玛丘比丘带走了上万件文物回美国,但在他的书中,只字未提任何黄金。那么,海瑞姆在玛丘比丘到底有没有发现黄金,如果有,那些黄金现在何处?众所周知,海瑞姆不仅是探险家,而且还是个treasure hunter(寻宝人)。鲁宾说,秘鲁政府已经与收藏海瑞姆文物的机构达成共识,那些文物不久将归还秘鲁,但这些文物里没有黄金。
我们在玛丘比丘看到的石头建筑,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印加建筑。印加人是伟大的石匠,但并不是伟大的建筑家,印加建筑的屋顶都是由茅草覆盖,一个雨季下来就要更新,所以我们在秘鲁看到的印加遗址,屋顶都不翼而飞。保存完整的玛丘比丘,也都是没有屋顶的石阶和石墙,即便如此,仍不难想象其当年的辉煌气势。
玛丘比丘,应了你的召唤,我到此一游,满载而归。
(六)结束语-注意事项及其他
现将我们旅行的一些细节和心得公布如下,欲往秘鲁一游的朋友可以做个参考。
1,秘鲁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人民善良,美景美食美不胜收,确实值得一游。只是那里美女较少,帅哥很多,网友们出行前要慎重考虑好,以避免不必要的失望或惊喜。
2,旅行方式和费用。受时间的限制,我们在秘鲁共停留12天,走了四个城市及主要景点,利马,Puerto Maldanado,库斯科,和马丘比丘,交通以飞行为主。我们没有参加旅行团,但所有日程,酒店,景点门票,机票,包括LAX-利马的往返国际机票,都是通过一家叫Latin Travel Mall 的旅行社安排的。每到一处都有机场接送服务。除Puerto Maldanado (热带雨林)全部包吃包住外,我们在其他地方都有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然后参加旅行社组织的city tour.,所有这些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我们的酒店都是三星级,含早餐。全部费用不包括购物,每人大致3000美金。
秘鲁的旅游行业很发达,酒店,机场,银行和旅行社及导游的的工作都很有水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秘鲁的航空公司,航班准时,服务周到热情。在秘鲁,没有懂中文的旅游专业人士,所以要懂英语或西班牙语。
3,高山反应。库斯科时印加文化的中心,一定要去,但一定要对高山反应有准备。出发前最好找家庭医生咨询,开一些药物。如果高山反应的症状在24小时之内不减轻,一定要及时就医,确保完成整个行程。最好在库斯科多停留几天,因为头两天如有高山反应,基本上要少活动或者不活动,等症状减轻了再出游。
4,去马丘比丘的火车每两小时一班,至少一程要求旅行社安排下午4点以前的班次。据说火车沿线景色优美,但我们来回都是6点以后的火车,什么也看不到,这也是我们这次旅行的一个遗憾。秘鲁的冬天,下午6点就天黑。
5,去秘鲁,最好是在他们的冬天,也就是北美的夏天去。即使是冬天,那里的气温也很温和。秘鲁的夏天(北美冬天)是雨季,出行不方便。当年作家三毛就是雨季去的,山洪暴发,道路淹没,在库斯科等了18天才得以去马丘比丘。
6,携带物品:医疗保险卡,如需看病,有助当地医生向你的保险公司报告。另外如果去热带雨林,还要携带防晒霜,避蚊剂,帽子,长裤,手电筒和手纸。